八路军苦战15小时,成功保住首脑机关,这条山沟因此出名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3:25    点击次数:116

百团大战,卷峪沟保卫战。1940年9月2日上午,因为匆促上阵,八路军十六团防守的羊儿岭阵地失守。左翼纵队司令员周希汉一声令下,十六团及三十八团主力,在总部炮兵的炮火掩护下,从正面对羊儿岭之敌实施反攻。战斗持续了两个小时,仅三十八团就伤亡了三百余人,其中一名副营长、两名连长牺牲,营长、连长各一人负伤。经过拼死搏杀,八路军终于夺回了羊儿岭制高点,卷峪沟的安危得到初步保障。

当天下午三点,从马坊上来了一个日军大队,向三十八团扼守的红崖阵地发起猛攻。与上午十六团在羊儿岭不同,这时三十八团已经在红崖展开,并构筑了一些防御工事,敌人屡次发动多路猛攻,均被击退。左翼纵队司令员周希汉给团长蔡爱卿打电话询问情况,蔡爱卿给他吃了个定心丸:“请司令员放心,我老蔡人在阵地在,小鬼子别想从红崖前进半步!”

战至天黑,羊儿岭、红崖仍牢牢地被八路军掌握在手中。晚上九点,周希汉终于接到命令:“首脑机关和群众均已安全转移,你们左纵队可以撤离阵地,向昔阳境内转移。”

周希汉如释重负,在派转运走伤员后,即令部队撤出阵地。

羊儿岭战斗从上午六点三十分打响,至晚上九点三十分结束,整整持续了十五个小时,十六团、三十八团均竭尽全力,伤亡也都很大,三十八团五连基本上打光了,最后是该连指导员带着仅剩的十一名战士撤出了阵地。

虽然打得很苦,但这一仗保全了首脑机关和群众,其意义和价值远非一般的胜仗可比。由于首脑机关和群众是被从卷峪沟里救出来的,所以军史中多将羊儿岭战斗称为卷峪沟保卫战,卷峪沟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山沟也因此出了名。

左翼纵队离开羊儿岭后,向东转移至大东足一带集结待命。第二天上午,部队到达集结地时,上上下下一片欢腾,因为大家都已经十三个昼夜没有好好睡一觉,吃一顿饱饭了。

正当周希汉准备躺下睡一觉,恢复恢复体力时,参谋跑来向他报告,语气很激动:“参谋长,首长们都来了!”

“哪来的首长啊?”周希汉很惊讶。

“你快出去看看吧!”

周希汉疾步跑到大门外,一下子就明白参谋为什么那么激动了——来者全是北方局和总部的首长!

他们是代表朱德、彭德怀以及刘伯承、邓小平,来专程慰问部队的。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罗瑞卿紧紧握着周希汉的手,对他说:“希汉呀,你们昨天打得很坚决,很顽强!打得好!”

北方局和总部的专程慰问,无疑是对周希汉及其左纵队的一种充分认可。这些天来,周希汉及其左纵队打得有多苦,几位首长也都注意到了,他们很关切地看着周希汉说:“你看你的眼睛肿成这个样子,也应该好好地睡一觉了。”

#百家说史迎新春#